原云南省干部疗养院
党群工作
廉政小讲堂
党建工作
纪检工作
工会工作
群团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
廉政小讲堂
主题教育专栏
在真抓实干中摒弃形式主义
发布日期:2022-07-20 来源:原创 阅读:1009
分享到:

记录·金色名片

在真抓实干中摒弃形式主义

本刊记者 侯逸宁 余哲西

2021年2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在宣布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名单时,有一位白发老人在偷偷拭泪。他的女儿黄文秀,牺牲在了扶贫之路上。

大着胆子走山路,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手绘村里贫困户的“民情地图”,标注上每一户人家的名字和位置……黄文秀在驻村之后,村民说她变黑了,变得更像村里的自家人了,她脱下高跟鞋连衣裙,换上运动装,上山下田,身上有了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30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暂别年迈的父母、挚爱的伴侣、年幼的儿女,走进祖国各地的深沟巨壑,在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冲锋在前,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 

“奇迹,正是真抓实干创造出来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成千上万像黄文秀一样的党员干部深入乡间地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苦干实干,形成了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坚决向形式主义说“不”。

用真心、真干事,“虚头巴脑”渐无市场

“荒山刷绿漆”“围挡遮危房”“光树绑纸花”……类似一些地方这样搞“花架子”虚假落实的现象,严重背离了“令行禁止”的要求,成了影响中央政令畅通的“中梗阻”。

重拳打掉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中梗阻”,各地态度鲜明,向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庸政懒政怠政问题开刀,只唱高调不叫座了。去年以来,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精准脱贫、扫黑除恶、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领域强化监督,共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等问题28个,有力推动纠正解决。湖南省纪委监委出台《2022年基层监测点工作方案》,在全省设立140个基层监测点,通过以下看上、以下评上,重点监督上级党政机关和部门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其中就包括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方面,表态多调门高,不顾实际乱加码,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天津市纪委监委坚持靶向施治,严肃查处在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行为。通过真检实查、严肃问责,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大大提升,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越来越难过关了。

“为基层减负以来,感触最大的就是‘痕迹主义’重负逐渐减轻,村干部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上海宝山罗泾镇海星村党支部书记薄惠忠感慨道。此前,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海星村,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火热开展,但凡事要书面材料、各个项目都要填表的情况让村干部们疲于应对。如今冗余的台账登记变少了,腾出来的精力可以更多地为村民谋发展、干事业。近年来,海星村成功发展起了结合水产养殖、果蔬采摘、亲子游乐等多元化的乡村经济,走上了新时代致富路。 

随着基层减负的深入开展,各地打破“痕迹台账”桎梏,跳出“材料为上”的狭隘片面思维,健全完善对基层的考核方式,注重实效、严在日常。如湖北、四川、河北等地规定,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吉林长春科学制定分层分类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三走进”即走进干部档案、走进干部中间、走进干部心田的干部日常考核途径,把日常考核调研中掌握的大量“活”情况体现在干部调整配备之中。这些有效管用的措施把干部从过多过滥的材料考核中解放出来,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检验工作绩效,只重痕迹行不通了。

有一名叫“小米莉”的网友曾经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我为群众办实事·纪委请您来出题”专栏中留言,个别刚脱贫的县城在利益的驱动下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对县城大拆大建,严重浪费生态资源和政府财政资金,在拆迁过程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小米莉”反映的问题在以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无脑”规划、“奇葩”建筑、举债造景……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财政虚耗、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对形式主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花拳绣腿不好演了。结合实际,有的地方加大查处力度,加强专项治理,如为深刻汲取商洛市镇安县脱贫攻坚摘帽前举债建豪华学校问题的教训,陕西省纪委监委把纠治贫困县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奢侈浪费等问题作为抓手,持续加强扶贫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督促56个贫困县区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区排查整治在学校、医院、养老院、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中的奢侈浪费问题。还有的地方立足早预防、早监督,如江苏省靖江市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开展调研、座谈等方式,在项目规划、设立、实施、评估等各个环节,建立服务对象意见收集、会商机制,对观念纠偏,防止问题发生。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量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为防控疫情和服务群众贡献力量。图为江苏省海安市居民接受核酸样本采集服务。

下实功、做实事,“南郭先生”更难立足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强调实干、注重实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激发出上下一心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

近年来,各级各地减少了对政策文件的简单套用,怕担风险、患得患失的滥竽充数式干部少了,上下一般粗的政策少了,许多地方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精准落实中央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正是鲜明体现。

阳光洒满一座座美丽的藏家庭院,来往游客抬头望美景、低头享受糌粑和酥油茶等特色美食……曾是深度贫困村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交纳村成了一个新的旅游“打卡地”。这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交纳村实施农旅结合、产业脱贫,打造“最美藏家庭院”,建设融藏家民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森林探险活动为一体的旅游新村。走因地制宜产业扶贫的“好路子”,最终鼓起贫困乡村老百姓的“钱袋子”,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增长到2019年的4500余元。当地一名干部表示:“正是坚持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有效提升脱贫质量,今天的交纳村实现了‘蜕茧蝶变’。” 

政策实的背后,离不开实事求是搞好调查研究。近年来,党中央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也纷纷下沉一线,到车间码头、田间地头、市场社区,察民情、访民意、问良策,为促改革、谋发展摸清底数、号准脉搏。“多一些问计于民,就少一点闭门造车”,很多地方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形成了“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下基层调研工作方法。还有点穴式等暗访督查,直接奔着问题去,让过去“堆盆景”应付调研的做法逐渐失去“用武之地”。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接找贫困户看。”这是许多地方在脱贫攻坚中采用的常态化的工作方法。为了用“绣花”功夫把真实情况摸准摸透,甘肃省纪委监委把调查研究作为经常性工作。根据年度调研工作方案部署,省纪委监委组织调研组直接下到村庄,沿着村路,边走边看边听,并随机走进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以及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一名参与调研的机关干部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调研中的入户情况,重要的地方都用红笔进行了勾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该省省市县乡四级有920多名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形成了一批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成果。

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做显功,也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要求和带动下,各级领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抓发展,更加注重长效,减少了急功近利盲目上马的项目,踏踏实实为本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政策。这样的观念在基层干部头脑中也深深扎下了根。江西安福枫田镇为保护流经域内的母亲河,决定舍弃眼前的经济效益,关停了7家污染环境的采砂场,开展河道清淤、护坡改造、沿河绿化等工作,把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乡村旅游风光带这样一笔利长远的生态“财富”留给当地群众。

近年来,贵州省榕江县依托国有林场基地的技术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乡镇发展优质生态果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村有果园,四季有水果”的新农村景象。

能担当、想作为,“好好先生”不受青睐

今年6月,一份激励通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国务院办公厅对2021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99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相应采取30项激励支持措施。

这是中央以实际支持为真抓实干者鼓劲的又一个生动体现。激励通报的背后,承载的正是近年来各地一批党员干部大胆探索、担当作为的奋进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上下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不断消除不担当、不作为的“好好先生”的生存空间,推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下课!”在浙江,当地对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行为给出了这样的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先后出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及实施细则,其后几年时间,陆续有几十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因不适应岗位要求、长期打不开局面而被调整。“躺平混不下去了”,当地不少领导干部对此感受十分真切,“即使临近退休,如果只是看摊守业激情衰退,也一样会被调整。”据介绍,当地一名距离退休还有一年时间的省直单位负责人,就因为工作激情不高,疏于单位日常管理,被免去领导职务。而放眼全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紧盯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为官不为的典型问题,也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认识到,肆意“躺平”有人管,“起身”做事才是正途。

嗓音近乎沙哑,汗水浸湿防护服,每日工作超8小时……这是许多地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日常。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处在最前线,任务重、责任大,大量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为防控疫情和服务群众贡献力量。仅在北京就有6万余名市、区两级机关、国有企业干部下沉社区支援一线抗疫,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在疫情中经受了考验。在突如其来、躲无可躲的疫情考验面前,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倾力抗疫的战场上,在干不好工作就要被追责问责的动真碰硬下,那些“畏难”干部溜不过去了,迎难而上的决心、敢打硬仗的勇气树立起来,党的初心使命、为民服务的宗旨在攻坚克难中日渐鲜明起来。“良好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无论是面对救灾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还是做好推动改革发展中攻坚克难工作,群众看到了越来越多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敬业奉献,中央八项规定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正在一点一滴改变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让更多干部担当起了该担当的责任。

为了更好鼓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树立实干导向,各地还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想敢干者装上“减压阀”、提供“意外险”,有效保护党员干部担当干事的热情。许多地方还积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卸下干部思想包袱。去年7月,湖北省纪委监委首次通过湖北日报等媒体公开通报6起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案例,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去年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共为2815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此外,对于那些被处分、问责的干部,各地还探索开展个性化的回访教育,常态化跟踪了解相关人员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加强关心关爱,让“跌倒”干部重振精神、重鼓干劲投入工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事业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亿万群众用辛劳和汗水奋发进取创造出来的。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相信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面对复杂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挑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艰巨任务敢于勇挑重担,我们党就一定能更好地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凯歌远航!

(文章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2年第13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871-66254116

点击查看原文:在真抓实干中摒弃形式主义